国庆专题|三张照片里的淮海梦——强企、报国、利天下

集团新闻 | 2024年10月25日

编者按: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改革开放46周年。“与时代共进,与祖国同行”,追寻40余年发展轨迹,淮海控股集团的每一步都紧跟时代的节拍共舞,每一次进阶都与祖国发展同频共振。
金秋时节,中国三轮车的发祥地徐州,花团锦簇,国旗飘扬,处处洋溢着喜迎祖国75周年华诞的节日氛围。


三千多年前,《尚书·禹贡》记载“海岱及淮惟徐州”,其中,“海”“岱”“淮”分别指黄海、泰山、淮河,意指“至大之水”“至高之山”“至清之水”。三千多年后,一家名为淮海控股集团的公司诞生于徐州,暗合了徐州北依岱宗、南傍淮水,听涛观海、以图远计的精神内涵。


70多年前,举世闻名的淮海战役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区域打响并取得胜利。后来,陈毅元帅评价这场战役,“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70多年后,一家名为淮海控股集团的公司,专注小微车辆生产,为千家万户提供了便捷交通工具,解决了快递行业“最后一公里”的关键问题。


是历史使然,还是因缘际会?时间是伟大的书写者,终会忠实地记录奋斗者的足迹,交出令时代满意的答卷。


淮之至清,村企因改革破茧重生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19年。


2019年2月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结束北京前门东区看望慰问乘车返回途中,临时下车来到前门石头胡同的快递服务点,看望仍在工作的“快递小哥”。明眼人很快发现,总书记身旁的快递车产自淮海控股集团,是淮海为快递公司量身定制的新一代新能源电动车。

 

1729846000-655KvrDPi7.png
2019年2月1日,总书记在北京前门石头胡同一快递服务点探望慰问“快递小哥”,身旁的快递车就是淮海生产的。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淮海控股集团的前身——江苏省徐州市两山口车辆厂还只是一家小打小闹的村办机械加工厂。


应改革开放而生,伴解放思想而兴。尤其是自1991年以来,在集团董事长安继文的带领下,淮海迅速崛起为一家集科工贸于一体的高科技、生态化、国际化大型民营企业,主营业务涵盖钠电微车、钠电汽车、钠离子电池、国际贸易、现代金融等多个业务板块,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江苏民营企业100强”。作为中国民营企业的一面旗帜,淮海控股集团已经成功走过40余年光辉历程。


集团成立以来,始终以对国之纯粹和党之赤诚,坚持“敬党爱人,兴业报国”的企业宗旨,将强企兴业作为家国情怀的载体。近年来,集团积极响应国家产业经济发展政策,以新提质、以质促新,不断深化科技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产业创新,以“新质化、数智化、钠电化、生态化、国际化”赋能推动“321”新质经济产业发展,逐步形成新质生产力淮海发展的新途径。


“产品是企业的尊严,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淮海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安继文说,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是现有生产力的跃升,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依靠创新驱动成为其中关键。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应该完成从依赖规模效应到创新变革的转变。


今年以来,淮海集团认真落实年度工作指导意见方针,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时专注于主营业务,立足微车行业链主优势地位,聚焦主业,承压前行,夯实高质量发展“硬实力”,各业务板块取得了长足有序发展。


海之至大,全球布局缔造商业帝国


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淮海微型车辆业务板块产销量同比增长30%,增长势头稳健。5月,经过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严格考核评选,淮海控股集团小型车辆累计产销总量以2882万辆的骄人业绩,再次刷新大世界基尼斯纪录,成为全球三轮车产销量最高的企业。


在全球新能源产业变革大趋势下,淮海控股集团深度践行国家发展战略,着力推动钠离子电池高新技术赋能重大项目及国际化战略,充分利用海外代理、本土化生产、中外交叉持股商业合作模式,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做到产业出海、品牌出海,推动涉外贸易“加速跑”。

 

1729846003-nI3xYOi0J6.png
2020年11月25日,在北京第十二届中国对外投资洽谈会上,集团董事长安继文与巴拿马驻华大使进行一对一洽谈。


自2008年起,淮海控股集团进军全球市场,帮助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做大做强产业、培养技术工人、带动民众就业、提高地方税收,实现从国际化经营到全球化布局的深层次发展。历时16载砥砺深耕,海外业务已布局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蝉联多年行业出口冠军。


“走出去,走上去,走进去是淮海海外业务一直追求的目标。”淮海控股集团副总裁邢红艳表示,10多年前,非洲不少国家还靠着畜力出行,小毛驴载着人和货物在大街上穿行。而现在,运输大米、土特产的新能源车辆比比皆是,这些从中国远道而至的“中国制造”,改善了当地居民出行。


从出口产品和服务,到转移生产和产业链,淮海集团始终将利天下作为家国情怀的归宿。


目前,集团在印度、巴基斯坦、马来西亚等国设立了六大海外制造基地,满足不同区域市场本土化生产需要。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淮海集团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海外市场已经成为淮海商业版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贸易额逐年提升。仅“十四五”期间,全品类微型车辆出口至“一带一路”合作伙伴超过50万台。


山之至高,心怀大爱反哺社会


情义淮海,仁爱如山。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淮海集团真心真意为员工做好衣、食、住、行、薪、晋、育、环、安、情十项服务保障,切实打造“企业爱员工,员工爱企业”的真爱文化氛围,让员工真切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


2020年4月,员工王如明(化名)被确诊为急性白血病,需要住院化疗和骨髓移植,医疗花费巨大。王如明妻子常年患慢性病,无法工作,且有两个上小学的孩子需要抚养。家中积蓄都为王如明交了治疗费,面临后续无力治疗的困境。


一人有难,众人支援。王如明的病情牵动着淮海集团每一位领导和员工的心,大家纷纷慷慨解囊、献出爱心,此次募捐共筹得集团慰问金、各公司捐款18.5万元。救命如救火,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裁韩运镇及分公司领导火速驱车将爱心款亲手交到王如明母亲手中。


“关爱弱势群体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集团工会主席周平表示,淮海在注重企业发展、增进员工福祉的同时,秉承“员工富、企业强、社会赞”的企业使命,勇膺社会担当,以百姓福祉为根基,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

 

1729846005-O67znhiMUW.png
2024年8月31日,集团第十九届金秋奖学金发放仪式在淮海书院举行,152名员工子女喜领奖学金。


今年8月31日,淮海控股集团第十九届金秋奖学金发放仪式在淮海跨境电商总部产业园淮海书院举行,152名员工子女获得本届“金秋奖学金”,发放标准为2000元/人,合计304000元。淮海金秋奖学金发放仪式已经连续举办19年,累计发放奖学金300余万元,1600余名考入高等院校的困难员工家庭子女从中受益。


除此之外,自2022年起,集团与徐州市慈善总会合作,共同启动淮海控股集团慈善基金项目,每年注入数百万元,在扶贫济困、捐资助学、赈灾救灾、三农帮扶等方面精准发力,持续推进助力麦收、梦想小屋、爱心书包进校园等系列公益活动,彰显了情义淮海的无私大爱。


后记:


时间属于奋进者。淮海控股集团自成立以来,历经40余年高速发展,始终勇立时代潮头,与民族共命运。今年以来,集团坚定不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面向“新质化、数智化、钠电化、生态化、国际化”发展战略,锚定淮海“321”新质经济产业布局,努力实现集团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征程中走在前做示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淮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