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向新质生产力要经济发展新动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源头活水,成为各行各业亟待作答的时代命题。
作为中国微型车辆产业链链主企业,淮海控股集团正展现勃勃生机:2023年,集团微车产销量比上年增长20%以上,累计达到2882万辆,连续18年位居行业第一,再次刷新大世界基尼斯纪录;入选2023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中国机械工业500强、江苏民企100强等实力榜单。
淮海控股集团智能化焊接生产线
这份颇为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淮海控股集团正奋笔书就以“新质化、数字化、钠电化、生态化、国际化”五大战略为指引,聚力推进“332战略”(即钠电二轮、钠电三轮、钠电汽车三个新能源车辆产业,钠电动力、钠电光储、钠电科技三个高新技术产业以及中外交叉持股跨境电商产业和淮海基金),加快打造淮海车辆公司、淮海跨境电商公司、淮海新能源汽车公司、淮海新能源股份公司、淮海新能源动力公司、宗申车业、淮海弗迪7个百亿级产业板块的新质经济新答卷。
“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是实现淮海战略的根本方向。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我们稳扎稳打、质效双升、行稳致远。跨越式发展其势已成,大有可为、大有作为。”面向未来,淮海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安继文发出动员令。他表示,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坚持质量绩效第一,推动企业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主体变革,增强企业竞争力;跨越式发展的基本要求是打破发展的一般常规和步骤,充分发挥特有优势、后发优势,以新技术新模式跨越为主,带动整体跃升,实现换道超车、赛道领跑。“企业要高增长,就要有远见,要有看到未来的思维和视角。企业要高增长,就要寻找新的增长曲线,寻求新的盈利点。”
自1976年开始生产微型车辆,淮海控股集团在业界拥有“三轮车发祥地”的美名。近年来,随着产业提档升级进程的加快,作为行业领头羊的淮海控股集团,在积极探索新能源动力赋能小型车辆发展之路上,亦将目光放得更加长远。基于对市场的敏锐捕捉和用户需求的深入洞察,安继文发现,钠电池作为世界领先的科学技术之一,因具有耐高低温、高安全、高环保、特高性价比、经济实用的优势特征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型乘用车动力电池、储能等诸多领域,市场潜力巨大。
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以钠电高新技术为切入口,淮海控股集团在发展新质经济的征途上扬帆启航。2021年10月,集团战略投资浙江钠创新能源有限公司聘请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钠创新能源创始人马紫峰为集团钠电技术首席科学家。
淮海控股集团生产基地智能物联系统
2022年10月,浙江钠创“年产4万吨钠离子正极材料项目”正式投产。淮海控股集团与浙江钠创深度合作、相互赋能,为行业领先优势打下坚实基础。目前,双方在钠电高新技术领域累计获得美国专利3件,申请专利40余件,已授权专利23件,发表论文60余篇;参与编制国内首个钠离子电池行业标准,制定钠离子电池企业标准4个。
2023年,淮海控股集团在新赛道上跑出成长加速度:陕西淮海车业有限公司100万辆钠电新能源车辆项目建成投产;集团与比亚迪旗下弗迪电池签约百亿元钠离子电池项目,整合钠电产业链上中下游优势资源,发挥双方在技术、资金、人才、管理、市场、渠道和产业链等方面的优势,致力打造全球最大的微型车钠电系统配套商;淮海新能源股份公司研发便携储能产品3款、家用储能产品5款、中型储能产品1款,实现储能产品由0到1的突破……
“在储能、电动化领域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钠离子电池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现阶段产业链相关技术已基本成熟,2024年将成为钠电池量产元年。规模化生产一定会带来成本下降预期,产业化推进会让钠电池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优势。”安继文如是预判。
把新机遇变成新开局,围绕钠电全产业链布局的淮海新优势不断被塑造、夯实。围绕钠电换道超车三电集成系统的高技术再造,整合比亚迪、中国矿业大学、淮海机电公司、先进电动力系统配套企业、各主机厂等技术资源,实现钠电池+电机/控制器+充电器+变速箱+整车(仪表)等一体化科技创新;整合比亚迪等业内优势企业,打造适用于小型车辆多路况、多环境、多载货、高舒适性的全应用场景专用动力电池系统;今年完成比亚迪淮海弗迪钠电池15GWh基本建设,力争明年5月投产……放眼2024,更多的淮海佳音静待传递。
“高质量发展需要新质生产力做基础。”安继文说,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保证高质量发展已成淮海控股集团发展主旋律。而为助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一个涵盖工作意识、工作计划、工作目标过程绩效考核、绩效薪酬兑现管理等在内的高质量工作目标管理体系也正在淮海逐步建立、健全。
淮海弗迪钠电池PACK
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是现有生产力的跃升,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依靠创新驱动成为其中关键。“产品是企业的尊严,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安继文说,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应该完成从依赖规模效应到创新变革的转变。
无论是钠电二轮、钠电三轮、钠电汽车三个新能源车辆产业,还是钠电动力、钠电光储、钠电科技三个高新技术产业,淮海控股集团始终依靠科技创新,坚持“产品为王”经营导向,全力打造“五化五高”产品(五化即领先化、差异化、平台化、标准化、通用化,五高即高颜值、高技术、高质量、高价值、高销量),产品改造与提升有了更多落脚点的同时,企业经营上的“护城河”也愈发宽阔。一个数据验证了这一点:2023年,集团全年完成316款新产品开发、108项新技术开发、102项专利申报。
去年6月,淮海车辆2023年中新产品发布会上,包括电动两轮车、休闲三轮车、电动三轮车、半篷货运、全篷客车、微车、电动三轮起重车、特种车等全维度产品的百余款产品重磅登场,全系列新品全军出击,引来与会商家纷纷排队抢单。现场下单近4万台的火爆场景背后,是核磁动力系统、镭雕仪表台、迎宾灯等“黑科技”的吸人眼球,是“以公司为中心”到“以用户为中心”的革命性重塑,更是淮海控股集团以创新赢市场的又一次生动诠释。
淮海车辆营销总公司负责人王满意表示,2024年,公司将进一步精准产品立项管理,以市场为导向做好精准立项,营销参与产品立项、产品小批、批量交付、市场验证、销量闭环的全过程。同时,推动营销-研发对接会机制常态化,每月底开展营销-研发对接例会,建立营销-研发对接会工作目标计划一张表的管理模式,为“好产品”保驾护航。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消费者认知的转变,新能源汽车已从一种新兴事物,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江苏淮海新能源车辆公司负责人江波说,目前,公司正精准推进淮海新能源车辆相关产品开发进程,将整合新能源汽车行业大师级研发团队,用极致的产品思维推进实施动力集成系统再造、品牌调性+新能源高颜值再造、保质保价保量再造、营销模式再造、管理模式再造等6个再造工程,打造经济适用的新能源车辆产品,保障6个再造工程质量达标率100%,实现换道超车。
“新时代、新科技、新模式、新发展。我们将与时俱进,进一步抓实科技创新和模式创新,助力产品创新和产业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安继文说,创新是一场持久战。为此,集团还将培育创新土壤,创造长期稳定良好的创新环境和与之相匹配的价值理念。“新的一年,我们还将积极推进7项专项创新增效奖励机制,激发全员创新增效热情,加快创新发展的步伐,向创新要活力,以科技强动力。”
委内瑞拉的卡洛斯喜欢骑着淮海电动车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法国的路易斯和阿尔诺热衷于驾驶着淮海三轮车改造的“移动比萨店”游览当地美景;埃及的马哈穆德则为他的叔叔精心挑选了一辆淮海三轮车作为开业礼物……
如今,淮海车辆正成为越来越多外国友人的“心头好”。在“五化”战略和“332”新质产业布局的引领下,淮海全体员工正全力以赴,积极提升由单一产品经营理念转变为六大类多品种产品经营理念的才干能力,以及胜任多品类多品种产品的国际化经营能力。
在淮海跨境电商总部外贸车间里,载满淮海电动两轮车、三轮车及四轮车配套件的集装箱货车络绎不绝。“淮海‘332战略’产业顺应新三样,随着补链延链增链的持续加力,新能源和新能源车辆产业发展势头会更好,中国红海产业链会锤炼更物美价廉的产品和服务优势,定能开创国际化蓝海产业财富。”安继文信心满怀。
在全球化浪潮的澎湃激荡中,淮海控股集团凭借卓越的战略眼光和深厚的企业实力,全面开启国际化发展新篇章。而作为集团“332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外交叉持股跨境电商产业成为淮海控股又一次大胆探索。安继文表示,中外交叉持股跨境电商产业合资合作新模式有利于深入淮海钠电二轮车、钠电三轮车、钠电汽车、光伏、储能、钠电动力六大类产品海外产品应用场景,构建全面的差异化服务营销模式,实施区域市场多品类导入,基于文化差异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和经营决策,切实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做大市场、做强企业,实现各方共商共建共享淮海国际化发展成果的目标。
在委内瑞拉,淮海控股集团与合作伙伴达成本土化合作意向,建成投产的首个电动车组装工厂生产线运转不停。项目填补当地市场空缺的同时,更为淮海控股集团国际技术合作模式的本土化和国际化树立全新标杆。从定制方案、前期服务、厂房选址、生产设计、质量控制、日均产能提升等全流程,淮海控股集团都给予了合作伙伴规划和指导,并在增产提效方面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
去年11月10日,在2023中国徐州第二十六届投资洽谈会系列活动上,淮海控股集团中外交叉持股跨境电商产业再迎喜讯:与马来西亚亿能有限公司签署在马投资1000万元组装两轮高速电动车项目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加强在投资贸易、合资建厂、新能源车辆等领域的合作,通过产品、技术与营销网络的强强联手,实现互利共赢。目前,马来西亚本土化产线已完成组装调试,预计3月份具备量产条件。
“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从亚洲的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到非洲的埃及、坦桑尼亚,再到南美洲的智利、秘鲁等,淮海控股集团产品正深度走进全球用户的生活场景,赢得良好口碑。目前,淮海控股集团淮海海外基地、CKD工厂和分公司基本完成全球化布局,网络覆盖120个国家和地区。
淮海跨境电商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邢红艳介绍,2024年,企业将聚焦传统贸易商业模式升级,坚定贯彻实施淮海大外贸战略,切实推动新时代淮海大发展。
具体而言,集团在平台管理赋能方面,将推进外贸合伙人利润分红模式,最大限度激发员工业务开发积极性;在产品迭代支撑方面,稳固区域存量市场主销车型,进行区域市场多品类导入、抓牢重点新兴市场新品导入,实现钠电化换道超车;在业务举措保证方面,优先关注核心存量市场,重点开发新兴潜力市场,推进目标空白市场的定向开发;在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方面,通过系统驱动管理,深挖数字化平台功能,实现业务客户、订单、信息在线化推进,实现快速交付流程的重塑,提高合同履约交付执行能力等。围绕中外交叉持股战略合作发展模式,集团正准备与多家外资同类产品强企联手,成立中亚、南亚、东南亚、南美、北美、欧洲、非洲7家中外合资企业。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打出“组合拳”,下好“先手棋”。顺应新形势,瞄准新产业,以新质经济为舵,在领航新能源产业的新征程中,淮海控股集团正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把新机遇变成新开局,向“新”发力、向“高”攀登、向“远”笃行。从百亿级企业跨向千亿级企业,从微型车辆领军企业跨向新能源领军企业,从规模型优势跨向创新优势,淮海控股集团正以前所未有的魄力和决心,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企业的责任与担当,不断擦亮中国制造的品牌。
来源:江苏经济报
摄影:张宜明